无障碍

参政议政

关于精细化交通管理的建议

日期:2019-10-17     来源:来源:海淀侨联

分享:
字号: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停车难等“大城市病”给首都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让道路更畅通,让出行更便利,成了很多人的心愿。要想满足人们更高的出行要求,就需要我们从细微处入手,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出发,把衣食住行等关乎老百姓日常生活需求的各项工作,像“绣花”一样,做细做实做好。

  一、目前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

  1.目前实行的小汽车摇号只是解决交通拥堵的过渡之计。国外是有位购车,每个车位有唯一的编号,有位购车目前推行起来有很大的难度,未来可以替代摇号的政策。

  2.违法停车执法的问题。各个部门分头管理,各管一摊,造成大家都不管,粗放式的管理方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市的管理越来越需要精细化。

  二、建议

  1.建议分类型分阶段分区域调整小汽车摇号限购政策,但是不能全面放开限购政策。2018年,我国汽车行业首次出现产销双下降;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于今年5月起,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意见,明确指出:限购要逐步放宽或取消。自今年5月起,实行限购摇号的9个省市中,广州、深圳、海南宣布增加摇号指标,贵阳宣布全面取消汽车限购。北京市自2010年12月实施小汽车摇号购车,总量控制,有效减缓了小汽车总量增长,并减轻了停车压力。因此,限购政策不能全面放开,只能分类型分区域做调整。

  2.应逐步调整小汽车限购政策,增加普通和新能源的指标。原因一,限购虽然能减缓小汽车总量增长,但对缓解交通拥堵的作用有限。原因二,限购对减轻环境污染的作用有限。原因三,限购会降低居民生活质量。原因四,汽车消费量的下降和人均强度使用下降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原因五,限购9省市的车辆保有量变化对全国汽车销售影响有限。

  3.分区域分人群逐步放开。一是增加新能源汽车的指标,在郊区可以放开,颁发新能源汽车的郊区牌照。二是适当增加远郊区县的普通牌照的投放指标,颁发郊区牌照。郊区与郊区之间的交通流对市中心的交通压力不大。三是针对特殊人群的需要,颁发特殊牌照,并形成牌照的收回循环利用机制。北京市作为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国际交流交往的中心,引进大量的国际人才,不仅要满足这些人衣食住行的需要,还要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的环境,打造“类海外环境”,因此,迫切需要政府在城市管理方面出台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各类人群需要的政策,特别是针对特殊人群的特殊政策,同时防止政策漏洞。

  4.标本兼治,推进城市交通管理。一是抓住城市功能布局调整的机遇,优化城市结构,打造多组团多中心的城市格局。二是提升各组团的职住平衡水平,建设宜居宜业的新城,减少交通出行需要。三是引导公共资源的均衡布局。四是鼓励轨道站点周边的综合体开发。五是建设社区15分钟生活圈,降低长距离和机动化出行需求。六是加强公交都市建设,完善公共交通服务。发展定制公交、社区公交等,鼓励单位班车、商场购物班车等,并给予一定的公交专线使用权限。七是多头并举,实施综合交通需求管理。实施交通拥堵收费,有序发展共享交通,鼓励停车空间资源的共享,加快智慧交通建设。

  5.完善现有的摇号购车政策。一是把以个人为单元摇号改为以家庭为单元参加摇号,每户家庭控制在一辆。二是排查摇号申请者,按需参与摇号。集体户口的在校大学生是否参与摇号值得研究。三是动态循环,离京人员的指标要收回。

  6.治理好违章占道停车的问题。目前取消摇号不现实。交通拥堵与车辆保有量不很相关,拥堵与怎么用车相关。所以要从引导用车入手。一是限制车辆的使用从严格停车管理上入手。通过减少免费车位,电子收费来严格收费,通过严格管理、严格处罚来减少老百姓的开车出行需求,鼓励绿色出行。二是对基础的合法车位进行准确登记。对小区建停车位进行补贴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