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侨界风采

呕心沥血育桃李 尽职尽责为人民

日期:2015-02-02     来源:

分享:
字号:        

  呕心沥血育桃李 尽职尽责为人民

                          ——记印度归侨林生香

  林生香,印度归侨,北京二十中英语特级教师,从事英语教学三十余年,发表英语教学著作十多部,发表多篇优秀教学论文,因工作成绩突出,荣获北京市中青年教师评优课“优秀课程”奖、舒而美教学奖、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北京“三八”红旗奖章 、爱国奉献奖等奖项,多次被评为海淀区英语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北京市优秀教师、首都归侨界先进个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全国聘请外籍教师先进个人、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 、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等荣誉。1995年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世界妇女大会,担任翻译欧洲组组长并承担相关翻译工作。此外林生香女士还多次当选为海淀区第八、九、十、十一届人大代表,海淀区第八、九、十届(兼)人大副主任,北京市第十、十一届人大代表。

  一、为梦想回归祖国

  林生香女士出生在印度孟买,后随家人移居香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让很多海外侨胞感到扬眉吐气,感到祖国的强大有了希望。林女士也被新中国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所吸引,对祖国的未来充满了憧憬,产生了要为祖国的未来做一点事情才不虚度此生的想法。于是她放弃了海外富裕优越的生活条件,怀着建设祖国的愿望,离开了亲人,在1956年回到了日夜向往的祖国。“做一个人民教师,为祖国培养人才,就是我追求的梦,”当时她是这样想的。林女士回国后面临的是全新的环境,连语言都要从头学起,但她对回国后面临的困难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通过勤奋学习,她不久便进入北京华侨补校语文班补习汉语,很快掌握了汉语和汉字,并取得优异成绩,1960年被保送到中国政法大学学习。

  二、三十载育桃李芬芳

  1964年,林女士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担任英语教师,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当时的二十中尚处在偏远的郊区,学校门前是一狭窄坎坷的土路,不要说走汽车,连用脚走路都要小心,校舍也十分破旧狭小。但追求梦想、建设祖国的激情,让林女士感到浑身都是力量,并没有把困难的生活工作条件放在心上,她决心要在二十中的三尺讲台上贡献自己的青春。

  她刚到二十中工作时,学校党组织十分重视宣传海外归侨政策,并鼓励林女士安心工作,跟全国人民包括全体归侨一道把祖国建设好。由于林女士勤奋工作,与老师和学生相处都很融洽,加上校党组织的关心,即便在文革年代林女士也没有受到大的冲击,平安地度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学校认真贯彻小平同志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指示,贯彻落实统战方面的政策。1980年她再次写了入党申请书,1984年7月9日,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多年来,林生香女士一直追求成为智慧型、反思型的教师,努力从添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中摆脱出来,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给自己充电,决不止步于吃老本或凭经验教学,顺利地完成了英语教学任务,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她教的历届高三毕业班英语成绩在区里都名列前茅,许多学生以优异的高考英语成绩成功迈入了大学甚至是名牌大学的校门。1985年高考,她所教的高三(4)班,有五分之二的学生英语成绩在85分以上,全班平均成绩达84.5分,当年海淀区的英语状元张文斌,(英语99.5分)就出自他们班。1994年,她被评为北京市英语特级教师。1996年全年级英语的高考成绩名列全区第三名,受到了市,区教育部门的嘉奖。同年她还在首届市级评优课竞赛中荣获优秀课奖。此外,她还担任了外语教研组组长的工作,承担起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的重任。由于林女士突出的工作成绩,学校还号召年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向林老师学习”,成为当时该校许多年轻教师工作的标杆和榜样。

  林女士除了本职工作外,还承担许多社会工作。1987年以后,她一直为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讲教材、教法,并在市、区担任英语学科高评委主任和特级教师评委会委员。自1994年至2004年,每年负责给北京市申报高级职称的非外语教师出英语试卷。此外,她还连续八年为海淀区的英语中考把关,协助海淀区开展各项教改活动,如英语口语达标活动的动员等等。大量的教学工作和社会工作填满了林女士每一天的日程表,上课、走访、视察、调研、开会等等,有时由于要开展的工作实在太多,常常忙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而她的爱人张文庆多年来一直无怨无悔、默默地给予她支持和帮助,陪伴她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分享成功和收获带来的喜悦。

  1995年林女士从二十中退休。每逢节假日,人大、教委、侨联、侨办、北京二十中、育新学校和昌平前锋学校等单位的领导和老师都会去看望慰问林女士。退休后,二十中又反聘她担任校长助理,邀请她继续为培养海淀区、二十中的青年教师、聘请外教等工作发挥余热。2001年北京市教委应两岸海基会的邀请,组织包括林女士在内的六位高评委主任赴台湾开展高层次文化交流,林女士的交流论文《访台交流观感》得到了市教委高度的评价,并在海淀区举办了专题报告会。2009年《中国教师报》对林生香女士进行采访并发表了题为《杏林报春晓幽兰生清香》的文章,高度评价了林女士为海淀区和首都教育事业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三、尽职尽责当好人民代表

  1984年,林生香女士第一次当选为海淀区人大代表,并连任海淀区八至十一届人大代表和区人大常委会兼职副主任,后又当选为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北京市人大代表。近二十年来,她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热心为选民服务,受到了人大、政府和选民的高度评价。

  当选人大代表以后,林生香代表进一步认识到:要想真正做好人民代表工作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为选民多办事、办成事,才能更好地履行代表各项职责。多年来,她始终坚持学习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精神和各项法律法规,除自己个人学习外,还积极参加其所在的清河代表小组的学习活动,与其它代表一起学习,共同讨论。同时,结合自身具体职责,学习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如结合视察体委工作,学习《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教育法》、《中关村管理条例》等,多年来的不断学习,使其增强了法律意识,增长了法律知识,为做好代表工作,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调查研究是人民代表的基本功,是人民代表正确有效行使职权的基础。无论是提出建议还是议案,林生香代表事先都会以座谈会、实地考察、专访等方式做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草料,力求使问题提得准确,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代表建议,有些问题还直接找有关部门面谈,促使问题尽快得到了解决。此外,她还广开渠道,尽可能创造条件为群众反映意见提供方便,她经常利用双休日接待选民,还向选民公开自己的电话和通讯地址,鼓励选民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反映问题和意见。对有些年老的同志,她还经常登门拜访,听取意见。多年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林生香代表提出了诸如《清河不清,何时清?》、《清河医院的异地改造问题》、《关于归侨合法权益的贯彻落实》《建议取消电脑派位,因为它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注意稳定山后教师队伍》《监督2008年申报澳运会的资金使用》《建立中关村管理条例》《加大力度做好反腐败工作》《切实落实民生工作,关心敬老院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等等,近百件建议和十几条议案,由于具备坚实的事实基础和较强的针对性,许多建议和议案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对首都及海淀区的改革发展,经济建设,对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对两个文明建设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多年来,林生香代表始终把办实事,为选民服务作为当好人民代表的根本要求。有时为了解决一个群众关心的问题要经历曲折复杂的过程,但作为人大代表,她始终以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工作,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跟踪监督,一抓到底,务求实效。十几年来,她和北京市及本地区代表基本上做到了每届解决一至两件难度较大的问题。如清河污染治理问题的议案提出后,经过她和市、区几届人大代表的跟踪监督,最终实现了污染治理的根本性转变。又如关于清河医院异地建设项目的议案,林女士对该项目的推进持续关注长达十九年之久,经过与市、区其他代表一起不断呼吁,市、区相关政府部门和投资方最终达成解决方案,区政府决定以该医院为试点建立一所股份制医院,同时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合作,通过建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分院(清河)的方式引入新的管理机制,整合医疗资源,引进医学专家、学科带头人等措施,把该医院打造成一所集治疗、康复、科研和紧急救治为一体,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示范医院。该医院预计在今年年底正式投入运营,将有效缓解清河地区54万居民就医难的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