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海淀区侨联副主席严泰光和来自科研、高校、企业、法律等领域的14名侨界代表赴中关村综保区及东升科技园二期开展调研,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主题,通过实地考察与座谈交流,为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凝聚侨界智慧。

实地调研:解码科技园区发展动能

中关村综保区:智能化赋能开放型经济
在中关村综保区调研组通过观看宣传片、听取沙盘讲解,全面了解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保区在保税研发、跨境贸易发等领域的总体规划。在智慧通道、电子围网、海关查验平台、公共库房等设施现场,调研组直观感受中关村综保区依托数智化管理实现的高效通关与监管模式,对创新研发主楼的产业空间布局及跨境科研协作潜力表示关注。
东升科技园二期:产城融合的创新样本
调研组走进东升科技园二期,重点考察园区在硬件配套与产业服务上的创新实践。展厅内“科技与未来感”的空间设计、覆盖教育医疗的全周期配套体系(如园区内学校、医院规划)给香港专业人士(北京)协会副理事长郑智发留下深刻印象,其建议增设宠物公园以增强青年科技人才吸引力,该提议获园区运营方及多位代表共鸣。

座谈研讨:凝聚侨界资源协同共识
在交流环节,东升镇副镇长李莲莲就园区创新服务生态等进行了介绍,海淀区侨联副主席严泰光带领与会侨界代表围绕四大方向就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进行建言献策:
平台长效化:针对海外人才交流“时间短、不深入”的痛点,建议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通过“浸泡式”互动促进海外技术项目在海淀土壤孵化,实现从交流到落地的“量变到质变”转化。
资源深整合:依托高校智库政策研究优势,推动金砖国家绿色发展等国际合作项目与园区对接,形成“企业服务-科研转化-出海拓展”的全链条协作。
生态再升级:除增设宠物公园等配套设施外,同步规划共享休憩区以“工作+生活+休闲”的复合型场景提升园区吸引力,同时探索为外资及港澳企业定制政策包,助力香港高校科研成果突破产业化周期长、市场规模小的瓶颈。
产学研联动:加强“园区与校园”的双向对接,推动大学生创业项目与园区孵化资源结合;强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持续性培育,避免人才“引得来、留不住”的困境。

汇聚侨界力量: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
本次调研集结了涵盖科研、高校、企业、法律等领域的侨界代表,包括香港专业人士(北京)协会、北大创业训练营、炜衡律师事务所侨界联合会等机构有关负责人。
严泰光表示,海淀区侨联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推动搭建“政策宣传-项目对接-生态优化”的服务闭环,计划组织“侨界专家走进园区”系列活动,助力海淀区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侨动力”。
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代庆、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方涛一同参加调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